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食品包装膜碎片迁移毒性实验

首页 > 业务领域 > 检测项目 浏览: 发布日期:2025-07-07 16:47:08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信息概要

食品包装膜碎片迁移毒性实验是评估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重要检测项目,主要模拟包装材料在接触食品时可能释放的有害物质迁移至食品中的过程。该检测对于确保食品包装材料符合国家及国际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检测,可以识别包装材料中潜在的有毒物质(如塑化剂、重金属、溶剂残留等),并评估其迁移风险,为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项目

总迁移量(评估包装材料向食品中迁移的物质总量),塑化剂(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迁移量),重金属(检测铅、镉、汞等有害重金属的迁移量),溶剂残留(评估包装材料中残留有机溶剂的迁移风险),甲醛(检测甲醛迁移量),苯乙烯(评估苯乙烯单体的迁移量),抗氧化剂(检测抗氧化剂迁移量),紫外线吸收剂(评估紫外线吸收剂的迁移风险),着色剂(检测着色剂迁移量),荧光增白剂(评估荧光增白剂的迁移量),双酚A(检测双酚A迁移量),壬基酚(评估壬基酚迁移量),多环芳烃(检测多环芳烃迁移量),挥发性有机物(评估挥发性有机物的迁移风险),初级芳香胺(检测初级芳香胺迁移量),邻苯二甲酸酯(评估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迁移量),己二酸酯(检测己二酸酯迁移量),环氧衍生物(评估环氧衍生物的迁移风险),丙烯腈(检测丙烯腈迁移量),氯乙烯(评估氯乙烯单体的迁移量),三聚氰胺(检测三聚氰胺迁移量),亚硝胺(评估亚硝胺迁移量),酚类物质(检测酚类物质迁移量),有机锡(评估有机锡化合物的迁移风险),全氟化合物(检测全氟化合物迁移量),硅氧烷(评估硅氧烷迁移量),光引发剂(检测光引发剂迁移量),偶氮染料(评估偶氮染料的迁移风险),微生物限度(检测包装材料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感官测试(评估包装材料对食品感官特性的影响)。

检测范围

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铝塑复合膜,镀铝膜,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乳酸薄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羟基脂肪酸酯薄膜,聚己内酯薄膜,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薄膜,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聚甲基戊烯薄膜,聚醚砜薄膜,聚醚醚酮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聚三氟氯乙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苯硫醚薄膜,聚甲醛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丙烯腈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乙二醇薄膜。

检测方法

GB/T 5009.156-2016(食品接触材料迁移试验方法),GB 31604.8-2016(食品接触材料总迁移量测定),GB 31604.9-2016(食品接触材料重金属迁移量测定),GB 31604.10-2016(食品接触材料甲醛迁移量测定),GB 31604.11-2016(食品接触材料苯乙烯迁移量测定),GB 31604.12-2016(食品接触材料抗氧化剂迁移量测定),GB 31604.13-2016(食品接触材料紫外线吸收剂迁移量测定),GB 31604.14-2016(食品接触材料着色剂迁移量测定),GB 31604.15-2016(食品接触材料荧光增白剂迁移量测定),GB 31604.16-2016(食品接触材料双酚A迁移量测定),GB 31604.17-2016(食品接触材料壬基酚迁移量测定),GB 31604.18-2016(食品接触材料多环芳烃迁移量测定),GB 31604.19-2016(食品接触材料挥发性有机物迁移量测定),GB 31604.20-2016(食品接触材料初级芳香胺迁移量测定),GB 31604.21-2016(食品接触材料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测定),GB 31604.22-2016(食品接触材料己二酸酯迁移量测定),GB 31604.23-2016(食品接触材料环氧衍生物迁移量测定),GB 31604.24-2016(食品接触材料丙烯腈迁移量测定),GB 31604.25-2016(食品接触材料氯乙烯迁移量测定),GB 31604.26-2016(食品接触材料三聚氰胺迁移量测定)。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质谱仪,迁移试验箱,恒温恒湿箱,电子天平,pH计,超纯水机,离心机,超声波提取仪。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